3)第四百一十六章 国企_电子重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产牌照哪来?人才和体系怎么办?”何夕苦笑道:“咱们绣城虽然是工业城市的底子,但从来也没有造过汽车,连卡车都没有!唯一沾点边的,也就是绣城重型机械厂,能造点吊车、叉车和工程车辆。”

  周硕连忙摆了摆手,说道:“何市长误会了,我不是说让咱们一次到位,现在条件不具备,但也可以一步步来啊!比如精铸厂,如果更新了设备之后,我可以联系丰田公司,看看能不能给他们做一些配件。如果市里有其他的企业也有类似的生产能力,我也可以帮忙拉些红线。等咱们绣城汽车工业有了点底子之后,就可以尝试做组装业务,十年内发展一个汽车工业基地,到时候就可以引进丰田进行合资建厂了……”

  周硕其实一直盘算着想要在汽车上面做出一些突破,汽车上的电子产品未来利润会越来越高,这些技术如果都便宜了丰田那就太可惜了。而且别忘了韩国热的优势产业除了电子业和造船业,汽车业也是主流支柱之一。想要扼杀韩国的发展,就要砍断它的每一条腿。韩国车在技术上不如德国车,名气上不如美国车,成本上不如日本车,凭的是造型和价格走低端路线。

  这条路其实同样是中国汽车企业要走的路,自然咱们先走才能挤死他们。

  “原来是个长远规划……”

  何夕也说不好自己心里是松了口气还是失望,虽然理智上知道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,但却还是不由自主的把希望寄托在周硕的身上。

  毕竟他也是无数次见证了周硕,如何在电子产业上创zào了奇迹。甚至一条光刻机生产线,直接引来了一号首长的视察。这样的金手指,总归是会让人有所超出实际的期待吧。

  “这个路子,我想到是个不错的发展方向。”何夕重新振奋起来,点头道:“绣城经济不断发展,未来城区的地价也会不断上升,工厂迁出城区是大势所趋。这样腾笼换鸟之后再强强联合,倒也未尝不是一个出路!”

  周硕含笑点了点头,对何夕说的是深以为然。

  未来二十年国企的改革道路早就已经证明,国企抱团做大做强,从完全竞争行业退出才是可行之路。

  “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,必须为企业选择一个合适的经营者!”周硕一针见血的指出道:“目前国企发展显然困境,和经营者自身素zhì关系非常大!企业是好是坏,对其个人都没有影响,这样怎么有动力发展好企业?所以必须清理管理经营者队伍,搞优胜劣汰和追责制度!”

  “这个我赞同!”何夕还没说话,蹲在一边的赵培德却先眉飞色舞起来:“你看我们精铸厂可不就是?交给王铁军之后本来好好的厂子,起码还能给老职工报销点医药费,发发退休金,可如今竟然搞的业务骨干都下岗,依仗的还不是制度上的纵容?”

  赵培德这话说的何夕有点无地自容,他点了点头道:“周总这点建yì提的对,是我们之前的疏忽。不过这件事情牵涉太大,还得需要慢慢来谋划。不过精铸厂这边,倒是可以先做起来。”(未完待续……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