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十三章 尾声(最后一章)_我的光影年代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阿郎拦住吕潇然简单采访了几句,要他谈谈电对影市场的看法。

  关于《影》,吕潇然之前已经回答了。

  ——非常好,阿谋导演依旧是当代大陆导演中最值得尊敬的那位。莎氏悲剧式的故事+大世界观下的小格局,表演形式也更偏向话剧。水墨画的美学体系非常统一,形式感也与影片的气质没有违和。

  现在谈的是电影市场:

  “先说大环境:全球总共不到二十万块幕,中国六万多。

  那么问题来了,中国有这么大的市场么?有这么多看电影的人么?”

  “我觉得没有,当影院的增涨到了一定程度后,储量观众就只有这么多,愿意买票的就那么多!”

  “圈内大佬的名言说辣鸡观众太多,眼红自己的钱都被别人挣了。现在辣鸡观众少了,大家都没钱挣,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。”

  “现在的票价涨到了接近40块,电影票本身是商品,票价越来越贵,观众眼光越来越挑剔。票房再高,无法掩盖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的事实!”

  “当然,也有好事,国内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,盗版越来越少。对整个电影产业是有利的!”

  “你也不赞成抬高票价?”

  “这不是我说了算的,影院要涨价,一帮人说什么电影是轻奢品,大众要接受高票价…挺无语的!从电影事业的一开始,看电影就是一种最廉价的大众娱乐,话题性、仪式感,其根基就是大众的广泛参与。没有海量的观众,电影就是无根之木!我是不赞成抬高票价的!”

  插一句,从18年年初开始,电影票价涨到了35块以上,更有甚至高达50块!

  以前看一部电影,最多,即便是烂片,吹吹冷风也好的,现在不行了,35块以上,可以买一包不错的香烟了!

  观影人才次票房宝贵,是国外很多从业人员的共识,这也是很多国家,比如韩国,只统计观影人次的原因。

  影院这么玩,你会发现电影不是刚需品…

  “关于未来几年,你有新的计划吗?”

  “…应该接着拍电影吧,当然会更加侧重在其他领域…”

  “其他领域?”

  “生活啊,电影是电影,生活是生活…”

  “那你这次会歇多久呢?”

  “…也没多久,手头还有一部《新世界》定档明年清明档,还要做一部献礼片《我和我的祖国》!”

  “《我和我的祖国》?”

  “献礼片,七个导演合拍,我是总导演,宁昊、杨青他们也会来!”

  “是任务吗?”

  “怎么可能…是我们自己决定要拍的,建国七十周年嘛…”

  ……

  《影》的票房不可能太高!

  这电影其实有点无聊…

  故事就是《影子武士》的精神翻版,但是故事有点单薄,反转实际只有邓朝杀自己的那个,其他全片就是平铺直叙…

  当然画面不错。

  好在12月7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