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一百零五章 天衣无缝_抗日之浩然正气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无梵音,一个老和尚盘坐在蒲团上面无表情,并没有因为兄弟俩的到来做出任何反应。蒋浩苍顿时觉得不对劲,喊了两声,无果。又上前推了老和尚一把,不曾想,老和尚直接往后仰。蒋浩苍急忙一把拖住,一探鼻息,还好,并未仙游。

  蒋浩苍从怀里摸出几张白面饼子,急切地对蒋浩然说道:“看这架势,估计是饿的,后面有口井,赶紧地,打点水来!”

  蒋浩然不敢怠慢,立即朝寺后走去,寺后是一个石洞,纵深约十多米,高约三米,宽不过十米,洞口与寺相通。洞中有一石台突起,高约半米,形似床,正中雕出一莲花座,中奉观音大士石雕像,宛若天成。佛像后,有清泉涓滴不涸,泉水一路而下,直至洞外的一个方形石井。

  蒋浩然强忍着内心的激动,拿起井边的木勺,打上一勺水,急匆匆地送了进去,旋即就闪了出来,盯着这口井研究起来。

  四四方方的一口井,直径约一米,满溢的井水从临江的一面汩汩而流,从表面就可以看出,石井与山石浑然一体,分明人工凿成,内壁上虽然有一层薄薄的青苔,但凿痕仍清晰可见,井水清澈见底,四角分明并无缝隙。蒋浩然找来一根树木,朝井底狠狠捅下去,声音夯实,并无咚咚的中空声。

  蒋浩然一扔手里的树木,顿时大失所望,以师父的严谨,应该不会无的放矢,可这井底怎么也不像有什么玄机。难道这观音岩还有其他井?

  无奈,蒋浩然只好又回到寺内,老和尚已经醒来,正和蒋浩苍说着话,大致是说,寺庙唯一上山的路,因为山体滑坡被堵,原本不旺的香火,彻底无续,寺里年轻的和尚都出去化缘,希望能打通道路,再有点余钱卖点砖瓦、木材,修缮一下寺庙,否则,不知道什么时候,这几百年古寺就会垮塌。

  蒋浩然一进来,蒋浩苍立即就作介绍,知道老和尚是寺里的主持,法号静心,因为腿脚不便,徒弟们留下的食物,全便宜了老鼠,他已经饿了四天了。

  蒋浩然没有心思关心这些,很直白地问,这寺里是不是还有其他井?却得到了静心法师的否定。

  蒋浩然顿觉失落,静心却就着石井一路说开,别看这寺庙始建于南北朝时期,但这石井却还只有五六十年的历史,那年湖北提督郭松林回乡时,捐资数千两银子,将整个寺庙重修,耗时一年,还专门从武汉送来石材,上百个石匠,将原本只有一张“仙人床”的石洞,雕刻了一尊观音菩萨,凿了这个石井,时过境迁,当年的郭将军已经作古,却不知这空灵寺还能有那位善人能捐资重修。

 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,蒋浩然闻言,顿时喜上眉梢。既然这石井是郭松林所修,那师父的话就肯定假不了,这宝藏多半就在这井底之下,虽然找不到入口,大不了用炸药轰开。虽然这样想,但还是心存好奇,只想知道郭松林是怎样做到这天衣无缝的。随即一声不响,兴冲冲地跑了出来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gwylt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